7月24日,在乐育南路原来车行道下新建起高1.3米X宽2.5米雨水排水箱涵,目前已完成400余米施工任务;7月20日管径60厘米污水管道也已经开挖,随后还将新做道路结构层,在原行道树外侧各增设2米宽彩色非机动车道。据悉,这是咸阳市在城区首次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解决老城区内涝、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意义深远。
乐育路道路改造工程是今年咸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容貌提升项目之一。南起渭阳路,北至乐育路立交桥南,全长1296米,规划红线宽度30米,车行道12米,人行道2 x 7.2米,绿化分隔带2x1.8米,改造长度1160米。工程内容包括道路、排水、人行道、路灯改造。5月31日起,先期实施人民路至渭阳路段564米施工建设,6月8日高考结束后开始围挡,计划8月底前完成快车道施工,恢复车辆通行,9月底前完成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灯改造施工任务;9月份实施人民路至乐育路立交桥南596米围挡施工,11月完成快车道施工任务,12月底前完成人民路至乐育路立交桥南人行道铺装、非机动车道、路灯改造施工任务。
为杜绝“马路拉链”现象发生,按照国务院《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和陕西省《关于切实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通知精神及《咸阳市城区防水(雨水)防洪综合规划》和《城区排水系统专项规划》(2012—2020),市委市政府要求在道路实施改造时,各种管线、线缆要一并建设、同步实施。为此,今年市城建局率先在主城区乐育路和北平街启动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雨污水管道铺设完成后,提前埋设的热力管道建设也要同时跟进,快车道将推迟至9月底完工。为保证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施工中需要对国防光缆、自来水管道、排污、综合电信、联通和移动电缆等进行保护与迁改,其工程难度为新建工程的1.5倍;加之持续的高温天气,也导致施工人员效率低下。为此,该局和施工单位积科学组织,采取夜间清运垃圾土、白天混凝土施工等办法错时作业,尽力缩短工期、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技术人员说,该项目将给广大居民带来了许多的惊喜:雨污分流的好处是环保和内涝防治,环保是因为将雨水直接排入渭河,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经过相关处理,各项指标合格后,进行排放;内涝防治是此工程大大提高了道路排水能力,即使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也不会出现雨水滞留路面,无法排放的情况。在行道树外侧各增设的非机动车道,清楚的划分了车辆与行人,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