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公告,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主持编制的《绿色住区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批准发布,并于
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标准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发展首次从单体建筑延伸至住区,实现了由点到面的新突破。
据悉,按照住建部《“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到“十二五”期末,我国新建绿色建筑将达到10亿平方米,将有100个城市的新建区域按照绿色生态城区标准规划、建设和运行。
当前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大多是针对单体建筑,而绿色住区层面的标准此前在国内一直处于空白状态。《标准》是人居委整合多方研究力量,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立项课题《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标准研究》等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历时八年编制而成。
据了解,该标准包括建设场地整合、城市区域价值、住区交通效能、人文和谐住区、资源能源效用、健康舒适环境、可持续住区管理等章节。主要涵盖了居住环境、资源融合、开放街区、绿色交通、易购商业、人文创新、住区多样性以及提供就业机会等绿色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旨在使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绿色住区项目开发建设和管理中,保证市民生活在一个设施齐全、出行便捷、环境美好、品位多样的绿色和谐社区中。
“值得关注的是,《标准》不仅贯穿了绿色住区的全过程,同时也突破了单体绿色建筑的概念,更将物质层面的绿色住区概念,拓展到了精神空间的绿色理念和绿色生活,从这点来说,该标准无疑是超前而又切实可行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金笠铭认为。
据介绍,根据标准验收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以及加快转变房地产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住区开发建设品质的现实需要,人居委正推出“中国人居环境绿色住区共建项目”示范工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接下来,人居委还会根据成果转化需求,编制更多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手册和范例教材等内容,并从宣传、教育多方面开展工作,推动绿色住区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